找到相关内容173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圆心髓略识

    理论上建立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因果观念,肯定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再以宿命智,了知病人疑难杂症之宿因。多数均因作恶多端,而感恶疾,医药无效,只有用忏悔、修善等方法,消除宿业,病即霍然。经过实际讲习治疗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3861940.html
  • 杂 因 诵(1)

    界限。故执有内外,反是无明的根本。同样,云何为“不知业,不知报,不知业报。”从因缘果法来看,当然有业就不能不报;然成何种报?还要看后续是结何种的缘!多结善缘,则恶业能轻报。多结恶缘,则善业或成恶报。同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1362172.html
  • 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

    轮”之运转52  一、示十恶轮之恶报――避苦趋乐52  二、以转轮王轮――化导人天54  三、用菩萨之十善轮&#...

    刘素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2762188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社会问题”的看法

    ,这是纽奥良居民的“共业”;但是当中有的人活、有的人死,各人业力有所不同,这就是“别业”。无论什么样的灾情发生,该死的没死、不该死的死了,这都与业力有关系。  所谓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,业力是“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262502.html
  • 佛教对“青少年教育”的看法

    。因此,守五戒具有止恶行善的积极意义。  人可以不信佛,但不能不信因果,所谓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;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。”一个人没有因果观念,为非作歹还以为没人看到,其实,就如俗语所说:“举头三尺有神明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762508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有所专——发愿往生西方,则心专注于西方净土,则摄散归定。  世人有因恶报现前,怖畏惊悸而求生净土者;有因饥寒困苦生活之逼迫而求生净土者;有因老病等苦之所逼恼而求生净土者;皆以避苦趋乐之心理,为往生净土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3862943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命,并且把短矛黑人从堕入地狱的恶报中解救出来。  2.不与取:若本身亲见有人盗窃僧众及佛塔的财物,而菩萨有能力,对此人发慈悲心,将财物拿回归还原处,则不但不成罪业,且增长许多福德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唐密——提问与解答

    实证法空真如的大德,具有鉴机能力,有时为了破除当机的执著而为之,凡夫不能倒果为因乱来,以免招至恶报。  二,我认为,主讲上述“向佛像吐痰的禅师”这段故事者,一要鉴机而说,有的放矢才好,二要讲清楚其中法理...

    杨佛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463192.html
  • 从出世与入世的背景谈廿一世纪的佛教

    佛法讲不要浪费资源,要有惜福的观念,这是我们要注意、要重视的地方。在寺庙里,大家生活比较简单节约,会使环境产生良性循环。大家有了因果的观念,知道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的规律,就要不断地播好的种子,创造美好...

    了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2963227.html
  • 禅者的包容

    恶报,最后在法华会上,佛陀告诉弟子们,提婆达多是从释伽佛发愿修行起,就是他的老师,释伽佛发心想修忍辱,但是同修中没有人敢成就他的忍辱,所以你的同修当中有人欺负你,是成就你的人,你要感谢他,假如你忍下来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463442.html